[打印本页][打印选项] |
天河二号:运算1小时相当13亿人用计算器算千年(在文章内容中添加图片)(包含分页标签) |
让天河二号更加实用好用 “超级计算机研制难,用好更难。”这是国际超算领域的普遍认识。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朱小谦研究员说:“我们不仅要研制世界性能最高的超级计算机,而且要研制稳定可靠、应用广泛的超级计算机。” 2010年,天河一号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投入使用后,构建形成了石油勘探、生物医药、动漫与影视特效渲染、高端装备制造和地理信息五大高性能计算应用平台,先后为国内外600多家用户提供了超级计算服务,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。 与国外超级计算机主要针对科学工程计算不同,天河二号在强化科学工程计算的同时,可高效支持大数据处理、高吞吐率和高安全信息服务等多类应用,使得天河二号应用面更宽、易用性更好。 系统容错性能是评价超级计算机稳定性的重要指标。在天河二号中,科研人员通过采用多层次容错设计,实现了超大系统的智能化管理,可自动监控、检测、诊断、隔离系统运行时出现的故障,与天河一号相比,全系统连续稳定时间提高了1.5倍以上,可靠性和可用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 据朱小谦介绍,近年来,中国超级计算机需求迅猛增长,为中国超级计算机研制、应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,同时推动着科技创新、产业升级、经济社会发展。 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先导系统技术负责人卢泽新研究员说,天河二号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,以500人规模的全基因组信息关联性分析为例,华大基因利用原有计算机需1年时间,利用天河二号只需3个小时。在新车研发中,采用传统设计手段,一般要经过上百次的真实碰撞实验,历时两年多才能完成一款新车的结构设计,而利用天河二号对汽车碰撞模拟和空气动力学模拟结果,只需3到5次实车碰撞,两个月即可完成任务。 【本文分页】[1] [2] [3] [4] |